为了创造更加宜居的环境,印度政府也开始下功夫治理空气污染,放出的第一个大招是:对路面上的近900万辆机动车实行单双号限行。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6%。实施重点领域消费促进工程,城乡居民旅游、网购、信息消费等快速增长。
积极化解过剩产能,推 进企业兼并重组。量子通信、中微子振荡、高温铁基超导等基础研究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等项目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公共服务流程。同主要大国关系取得新进展,同周边国家 务实合作深入推进,同发展中国家友好合作不断拓展,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国际机制的关系全面加强,经济外交、人文交流卓有成效。三是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的结果。努力稳定对外贸易,调整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出口结构发生积极变化。持续推进河道综合整治,基本完成建成区截污纳管工作,主要河道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全面完成中小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黄标车淘汰等重点工作。
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上海市各部门、各区县、各有关单位和全社会全力推进,圆满完成了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各项任务。2015年,环境执法力度明显加大,全市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590起,处罚金额达1.7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3.5%和67.3%,向公安部门移送环境污染犯罪案件22起、行政拘留案件16起。农村环境整治由点及面逐步推进,累计完成400多个村庄改造,受益农户近30万户。吴泾、南大、桃浦等工业区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合庆、青东农村、金山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取得阶段成效。
落实了生态补偿、环保电价、超量减排奖励等一系列激励政策,区域大气污染协作、第三方治理、综合执法、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等机制逐步完善。继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建成通水后,东风西沙水源地建成运行,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和提标改造有序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1%,全市16家燃煤电厂实现脱硫、脱硝和高效除尘全覆盖,超低排放改造正加快推进。
环境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环境监测、监管和执法体系逐步加强。环境治理和污染减排取得积极进展。一主多点(一主是老港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多点是指在已建及在建处置设施基础上,规划新建多县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体系基本形成,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基本得到安全处置,全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8.5%,森林覆盖率达到15%。
城市环境质量总体改善。2015年,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呈下降趋势,减排幅度位居全国前列。十二五期间,在人口、经济、能源消耗持续增长的同时,上海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削减明显,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出台了《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两项地方法规,制定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12项地方标准规范。
其中,二氧化硫和PM10为历年最低,PM10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一级标准。重大环境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对建成区内煤炭堆场、砂石堆场严格实施喷淋、覆盖等措施,控制扬尘产生,实施黑名单管理,严查渣土非密闭运输、冒装、抛洒等违法行为。开启PM2.5污染防治时代万州区今年将按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PM2.5污染防治为突破口,持续开展城市燃煤污染、道路施工扬尘、汽车尾气、餐饮油烟、工业废气等污染整治,强化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持续改善城区空气质量。
日前,记者从重庆市万州区环保局获悉,2015年以来,万州区通过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环保五大行动,促进全区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今年,万州区计划对12家餐饮油烟单位进行治理。今年,万州区将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开展标准化建设,全面整治不达标饮用水源,推进杨柳水厂和大滩口城市备用水源地建设。开展建成区燃煤控制、烟花爆竹禁(限)放、秸秆禁烧等专项行动,防止重污染天气的出现。根据生态红线管控要求,对王二包自然保护区和武陵湿地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开展日常巡逻和执法。2016年,我区将进一步推进五大行动,不断加强生态保护,推进全区生态文明建设。
按照上级部署,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开展农产品产地重金属监测,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保护好重要生态功能区,严控各类开发活动。此外,今年万州区将更新31座加油站地下油罐或防渗层,启动码头污染物收集设施建设,开展餐饮船污水、垃圾污染、江边洗衣、场镇屠宰行业专项整治。
建设沿河沿路绿廊系统今年,万州区将通过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全面落实国家土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让绿地成为共同的家园。加强城区交通噪声源头控制,扩大禁鸣区范围,开展机动车禁鸣专项整治至少4次,开展建筑施工噪声专项整治至少4次,同时严格夜间施工许可,持续开展高、中考期间噪声专项整治,执行工业企业噪声排污许可制度,减轻生产加工噪声扰民。
此外,还将加快长江生态屏障区、重要次级河流和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农村沼气设施建设,减轻生活污染对河流湖库的污染负荷,推动农业产业的生态化转型,开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基地建设。强化广场生活噪声管理万州区今年将通过管理措施和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控制噪声污染,使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分别控制在58分贝和69分贝之内。
高峰园、九龙园、天子园将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安装在线监控装置,开展江南新区(密溪沟)污水处理厂建设前期工作,开工明镜滩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建设,完成沱口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小周等13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和大周污泥处置中心将建成并投用,申明坝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餐厨垃圾处理中心、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龙驹等13个乡镇和赶场等22个撤并场镇污水处理厂、分水等9个镇乡二三级污水管网等将开工建设。持续开展生活无煤区创建工作,淘汰建成区燃煤设施,推进成型生物质燃料或清洁能源改造。开展专项行动,淘汰一批黄标车和老旧车辆,同时推动油品质量改善,巩固油气污染治理成果。连片整治40个村庄环境今年,万州区将通过农村场镇综合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沼气设施建设、农业生态转型等举措,积极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编制并实施黑臭水体整治、重点次级河流达标、工业企业十一小取缔和十一大整治等工作方案,加强工业、农业、生活源污染治理。全面加强农村场镇环境综合治理,落实清扫保洁制度,完善场镇垃圾收运体系,生活垃圾力争做到日产日清,应收尽收,提升农村场镇生活垃圾的无害化率。
建成投用13个乡镇污水厂今年万州区将从饮用水源保护、环保基础设施、次级河流整治等方面着手改善水环境质量,为生态涵养发展护住一江碧水。推进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在长江、主要次级河流、高速公路及国省道沿线建设绿廊系统,使全区林地面积不低于250万亩、森林面积不低于230万亩。
对经营性娱乐场所噪声专项整治至少4次,进一步强化高笋塘广场、和平广场等的社会生活噪声管理,开展殡葬噪声扰民等专项整治。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三阳化工、西南水泥、江东机械环保搬迁,督促神华神东、索特盐化等重点工业污染源除尘、脱硫脱硝设施的稳定运行,强化长安跨越、奥妮生物制药等企业的挥发性有机物治理。
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对24个镇乡40个村进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同时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对13家城区养殖场进行关闭或搬迁,完成限养区、适养区53家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三阳化工、西南水泥、江东机械环保搬迁,督促神华神东、索特盐化等重点工业污染源除尘、脱硫脱硝设施的稳定运行,强化长安跨越、奥妮生物制药等企业的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强化广场生活噪声管理万州区今年将通过管理措施和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控制噪声污染,使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分别控制在58分贝和69分贝之内。开启PM2.5污染防治时代万州区今年将按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PM2.5污染防治为突破口,持续开展城市燃煤污染、道路施工扬尘、汽车尾气、餐饮油烟、工业废气等污染整治,强化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持续改善城区空气质量。
2016年,我区将进一步推进五大行动,不断加强生态保护,推进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城区交通噪声源头控制,扩大禁鸣区范围,开展机动车禁鸣专项整治至少4次,开展建筑施工噪声专项整治至少4次,同时严格夜间施工许可,持续开展高、中考期间噪声专项整治,执行工业企业噪声排污许可制度,减轻生产加工噪声扰民。
今年,万州区将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开展标准化建设,全面整治不达标饮用水源,推进杨柳水厂和大滩口城市备用水源地建设。推进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在长江、主要次级河流、高速公路及国省道沿线建设绿廊系统,使全区林地面积不低于250万亩、森林面积不低于230万亩。
日前,记者从重庆市万州区环保局获悉,2015年以来,万州区通过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环保五大行动,促进全区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此外,还将加快长江生态屏障区、重要次级河流和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农村沼气设施建设,减轻生活污染对河流湖库的污染负荷,推动农业产业的生态化转型,开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基地建设。